(嗯,婚外情也是種有錢買不到的考驗。)
食品界「黃小玉」價格狂飆 業者擔心有錢還買不到貨
工商時報劉馥瑜 、 張佩芬2021年2月8日 週一 下午1:23
國際大宗物資「黃小玉」行情翻漲,食品業者透露,
目前手上的大宗物資庫存估計「過年後就用完了」,
第一季勉強還可支撐,第二季開始恐要面臨高價原物料的壓力,
加上缺櫃問題,現在是「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」,
食品業者今年營運挑戰恐加劇,
尤其是仰賴黃小玉進口的飼料、油脂、農畜、烘焙等產業,
挑戰更大!
因應原物料大漲,據悉,
國內飼料、油脂相關業者已有幾波調價行動,
且為避免引起反彈,採分階段調漲方式。
以飼料構成比重來說,玉米跟黃豆合計占比高達七、八成,
有飼料業者坦言,其實從去年第四季就開始調漲,
迄今已分批漲了五次,初期漲幅較和緩,
近期有逐步拉大的趨勢。
散裝船運與倉儲業界主管指出,
穀物進口採用貨櫃運輸的主要是油脂廠進口的黃豆,
在2018和2019年,有五成多是以貨櫃運輸,
高雄的大統益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底連續五個月都沒有排散裝船進貨,
但在缺櫃情況下,已經緊急採購一船半散裝船運輸的黃豆,
將在2月底與3月底進貨,在先向台糖借豆情況下,
估計不會開天窗,且4~9月進口黃豆則已全部改用散裝船。
中聯去年11月到今年2月,有四個月沒有排散裝船進貨,
因該公司庫存充裕,估計不會開天窗,
且3月就有緊急採購的6萬噸散裝船會到貨,
二、三季也是全部改以散裝船進貨。
針對庫存壓力,多家食品業者不約而同表示,
之前採購的低價庫存估計第一季會消化完畢,
第二季開始就會面臨到較高價的原物料,
且研判「黃豆、玉米價格要跌很難」,對毛利率將帶來一定的壓力;
不過,由於國際豬肉供給相對短缺、進口量有限,
加上國內支持「台灣豬」的環境氛圍下,
估計台灣豬價將維持一定的高檔。
原物料大漲因素很多,業內人士分析,主要可歸納兩面向,
一是來自供給面的不穩定,如天候地理因素影響收成,
若遇天災則衝擊加劇;
二是來自需求面的結構性增長,大陸歷經非洲豬瘟後,
在中央跟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,目前豬隻復養情況佳,
對原物料玉米、黃豆的需求量也高速增加,
「只要他們一出手,外面就像地震一樣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#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。
#台灣想要獨善其身是件困難的事。
#最後還是要交給消費者來買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