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バンザイ突撃.jpg

(要貨不惜代價)

 

痛失台積電、中芯國際不給力...華為狂囤近8000億元晶片

 

 

2020/07/18 11:04〔自由財經/綜合報導〕

 

美國持續施壓華為,商務部於5月15日公布華為新禁令,

給予120天寬限期至9月14日,

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16日法說會上已透露不再接華為海思任何新訂單,

寬限期限後也不會出貨。中國媒體則指出,

華為難靠中芯國際(SMIC)替代製造,仍然在緊急囤貨,

晶片庫存已達1882.47億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7933.5億元)。

 

據中國財經媒體《全景財經》,

華為數據顯示從2019年開始,其晶片庫存持續急速上升。

2018年時,華為晶片庫存價值963.9億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4062.3億元),

到2019年結束暴增到1672.1億人民幣(約新台幣7046.9億元),

增逾73.5%;今年Q1再增約210億人民幣,達1882.47億元人民幣。

 

華為已利用120天緩衝期向台積電下訂大量的7奈米、5奈米晶片,

訂單金額高達7億美元(約新台幣206.3億元),

今年所有麒麟晶片都會趕在9月15日前交付。

但相關人士預測,華為正大量出貨5G相關設備,晶片庫存快速消耗,

可能僅能維持到明年初。

華為輪值執行長徐直軍曾在3月底提到或許可向三星、

聯發科購買晶片,但該2家公司製程也都使用大量美國的技術、

設備,未來不確定性仍高。

 

因此,

華為晶片供應或許只能依靠中國自己的晶圓代工大廠中芯國際(SMIC)。

然而中芯國際代工能力與台積電仍相差1至2代,

至少50%收入來自90奈米製程產品,相較台積電緊抓高端製程,

幾乎獨享7奈米製程所有訂單,且明年就會試產3奈米製程,

中芯國際需要追趕的差距還很大。

 

該報導指出,中芯國際為了跟上腳步,不得不把15%營收用於研發,

持續、高昂的成本帶來巨大壓力,營收成長似乎陷入停滯。

不過中芯國際週四在上海科創板掛牌,收盤火熱上漲202%,

直接搶下該板市值龍頭,

籌得530億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2120億元),提供不小助力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#暗示台積電今年營收及獲利的高成長,來自於華為嗎?

#華為要貨,不惜代價,台積獲利能力大成長。

#Q3或許還會不錯,

但,Q4是否有其他客戶來補,願意用這麼高的價格追貨,

這就不知道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瑞奇叮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